消費滿2500元免運費!

搜尋商品

購物車

光固膠照不乾?美睫師必學的快速檢查與排除流程

光固膠照不乾?美睫師必學的快速檢查與排除流程

「天啊!美睫膠怎麼還濕濕的…」

如果你是美睫師、或常遇到光固膠照不乾的狀況,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整理出最實用的檢查順序與操作技巧,本文由楷懿國際美學的 Kelly 老師彙整客服常見問題,從距離、光圈、燈源能量到燈具健康檢查,一步一步教你快速找出造成「光固膠照不乾」的真正原因,並呈現簡單可執行的排除法。

 

為什麼光固膠會照不乾?

光固膠照不乾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,通常是多項因素交互影響,常見原因包含:

 

  • 光源與睫毛的距離不正確
  • 光圈(光束)未聚焦或能量分散
  • 光源能量未全開或設定錯誤
  • 燈具本身有光衰或老化
  • 操作角度、技術或塗膠厚度問題

 

檢查順序:優先確認的三大面向

檢查光固膠不乾問題建議依照順序進行,避免浪費時間盲目更換材料或設備:

  1. 先檢查「距離」:光源與睫毛的高度與距離是否正確。
  2. 再檢查「光圈與聚焦」:光圈是否集中、光斑是否聚焦在目標上。
  3. 最後檢查「能量與燈具狀態」:燈是否全開、燈泡是否有光衰或老化情況。

 

逐項排查與操作技巧

1. 距離:黃金距離不是用「手」量的

很多老師習慣用手大概估算距離,但光固的成敗常常就在幾公分內。正確做法是把光源放在實際操作時的高度,踩下踏板讓燈持續亮,觀察光斑位置與睫毛的距離。當光源距離與角度對時,光圈會呈現集中、穩定的光斑,固化效果才會穩定。

 

2. 光圈聚焦:確認光線是否「集中」

光圈(或稱光斑)如果是發散的、模糊的,能量就會分散,導致固化不完全。檢查方式:

 

  • 調整光固燈的燈頭,旋轉燈頭讓它可以聚焦。

 

3. 光源能量設定:確認是否「火力全開」

有些燈具的預設並非全功率輸出,或使用時按鍵沒按到最大。操作細節:

 

  • 踩踏板使燈持續亮,檢查燈上的亮度顯示或調節按鍵;長按或多次點按以確認是否能切換到最大輸出。
  • 在可調亮度的燈具上,只有全開時才有最完整的能量,若沒全開就可能造成固化不良。

 

4. 燈具狀態:注意光衰與使用年限

如果距離與光圈都確認無誤,下一步就是檢查燈泡或燈具本身是否有「光衰」現象。燈泡使用越久,內部的光敏元件或光輸出會逐漸衰退,導致能量下降,造成固化變差。

 

  • 判斷燈是否該更換:若調整亮度與距離仍無改善,考慮燈具是否已使用過長時間或出現異常。
  • 定期記錄燈具使用時數,作為更換與保養的參考。

 

5. 操作角度與技術:最後檢視人的因素

若設備與材料都正常,問題往往出在操作角度或塗膠技術上。光線照射角度不對、膠層過厚或塗布不均都會影響固化。建議反覆練習定位角度與塗膠量,並拍照記錄,便於回頭檢視。

 

6. 終極排除法:一張光滑的紙就能迅速判斷

想快速確認到底是「燈」還是「膠」有問題?用一張光滑(滑面)的紙做測試:

 

  1. 在紙上滴一小滴光固膠。
  2. 以常用距離與角度用燈直接照射。
  3. 如果膠能夠在正常時間內覆化(固化),代表燈具與距離設定沒有問題,剩下的就是操作技術或膠使用方式需調整。
  4. 若紙上的膠也照不乾,問題很可能出在燈具或膠本身(膠是否過久開封導致光敏劑流失)。

 

常見誤區與維護建議

  • 誤區一:以為只要換膠就能解決問題。實際上先排除燈與距離問題比較省時。
  • 誤區二:燈具開到中間亮度就足夠。事實是很多燈只有全開時能達到最佳能量。
  • 維護建議:定期檢查燈泡、記錄使用時數、膠品開封後注意保存與使用期限,並建立操作標準(距離、亮度、照射秒數)。

 

快速檢查清單(操作前必做)

  1. 把燈放到實際操作高度並踩踏板測試光斑位置。
  2. 確認燈是否能全開(長按或切換按鍵測試)。
  3. 觀察光圈是否有明顯聚焦,光斑是否集中。
  4. 用一張滑面紙滴膠做快速覆化測試,判斷是燈還是膠的問題。
  5. 若仍有問題,檢查燈具是否老化或膠是否開封過久導致光敏劑流失。

 

像偵探一樣找原因,還給你一個穩定的光固流程

光固膠照不乾通常不是單一問題造成。只要依照「距離→光圈→能量→燈具→操作」的順序逐項排查,你就能快速定位問題根源。記住最後的快速排除法:一張滑面紙、一滴膠,就能幫你立刻判斷是燈還是膠在搞鬼。將這套流程內化為日常操作檢查表後,你的光固成功率會顯著提升。

 

如果你喜歡這類實務教學,歡迎持續關注楷懿國際美學的教學內容,我們會持續分享更多美睫操作技巧與器材選擇建議。

 

影片說明

分享於: